母婴护理手册使用指南
80 视图 •档案填写、月嫂誓言范本
105 视图 •第1天母婴护理要点
330 视图 •第2天母婴护理要点
142 视图 •第3天母婴护理要点
131 视图 •第4天母婴护理要点
115 视图 •第5天母婴护理要点
104 视图 •第6天母婴护理要点
97 视图 •第7天母婴护理要点
79 视图 •第8天母婴护理要点
90 视图 •第9天母婴护理要点
61 视图 •第10天母婴护理要点
78 视图 •第11天母婴护理要点
72 视图 •第12天母婴护理要点
63 视图 •第13天母婴护理要点
80 视图 •第14天母婴护理要点
70 视图 •第15天母婴护理要点
76 视图 •第16天母婴护理要点
71 视图 •第17天母婴护理要点
77 视图 •第18天母婴护理要点
78 视图 •第1天母婴护理要点
330 视图 •第2天母婴护理要点
142 视图 •第3天母婴护理要点
131 视图 •月子餐营养建议
126 视图 •第4天母婴护理要点
115 视图 •档案填写、月嫂誓言范本
105 视图 •第5天母婴护理要点
104 视图 •第2个月育儿要点
101 视图 •发育指标参数
100 视图 •第6天母婴护理要点
97 视图 •第8天母婴护理要点
90 视图 •第13天母婴护理要点
80 视图 •母婴护理手册使用指南
80 视图 •第7天母婴护理要点
79 视图 •第26天母婴护理要点
79 视图 •第10天母婴护理要点
78 视图 •第18天母婴护理要点
78 视图 •第17天母婴护理要点
77 视图 •第20天母婴护理要点
76 视图 •第15天母婴护理要点
76 视图 •从本月开始,宝宝开始会注意和玩自己的小手了,要注意每天清洁宝宝的小手,勤剪指甲。 有些家长为了防止宝宝抓脸或吃手就给宝宝戴上手套,其实这样做对宝宝手部的发育是没 有好处的。手是智慧的来源,手的乱抓、不协调活动等都是精细动作发展的一个过程。宝 宝通过吃手进而学会抓握玩具、吃玩具,这种探索是心理、行为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也 是宝宝自我满足的一种行为,为宝宝日后手眼协调打下了基础。
练习方法
1、训练宝宝手的被动握持能力:要经常抚摸宝宝双手,促进宝宝握持反射。可以把小棒放
到宝宝的手心,宝宝就会马上抓住小棒,用手握住宝宝的小手帮助他/她坚持握紧的动作, 也可以让宝宝学习抓住大人的手指。
2、训练宝宝的主动握持能力:可以把质地不同的旧手套洗干净,塞入泡沫塑料、棉花等, 用松紧带吊在宝宝床上方宝宝小手能够得着的地方,成人帮助宝宝去抓吊起来的手套。 让宝宝的小手抓握毛线、橡皮或者皮手套等,还可以让宝宝触摸不同质地的玩具,以促 进宝宝感知和触觉的发育。
3、练习宝宝看小手:两个月的宝宝特别喜欢看自己的小手、玩自己的小手,这是宝宝心理 发展的必然阶段,家长不仅不能干涉,而且还应当提供帮助让宝宝玩手,比如,手上系 个红布条、带个能响的手镯等(注意手镯要结实,防止细小部件脱落被宝宝误食,或划 伤宝宝)。 一定不要给宝宝戴上手套!!!
宝宝俯卧时头开始向上举起,下颌能逐渐离开床面5-7厘米,与床面约呈45°角,不再向一 侧,稍停片刻后头又垂下来;
拉着宝宝手腕坐起时,宝宝的头可自行短时竖直2-5秒;
扶住宝宝肩部让宝宝坐着时,宝宝的头会向下垂,他的下颌会垂到胸前,但宝宝能使头反复地竖起来。
托着宝宝的腹部,把宝宝悬空,宝宝的头能举到与躯干成一个水平线,但腿仍然下垂。
训练方法
1、抬头:抬头训练,即竖抱抬头、俯卧抬头(具体方法见1月计划)。经过训练,宝宝不但 能抬起脸部观看前面响着的摇铃,而且下巴也能短时间离开床,双肩也能抬起来。这样 就丰富了宝宝的视觉信息,增强了颈部张力。
2、在训练俯卧抬头的同时,可以用手顶住宝宝的足底,虽然此时宝宝的头和四肢尚不能离开 床面,但宝宝会用全身的力量向前蹿行,这种类似爬行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与8个月 时爬行不同,练习的目的不是教宝宝爬的技能马上学会爬,而是通过练习,促进宝宝大脑 感觉统合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开发智力潜能、激发快乐情绪的重要方法。
3、转头练习:将宝宝背靠在成人胸腹部,面向前方,另一人在背后时而向左、时而向右伸头 呼唤宝宝的名字或摇动带响的玩具,逗引宝宝向左右转头。
4、常常轻捏、轻捋宝宝的10个手指和指尖,捏时告诉宝宝手指的名称。
此时我们要锻炼宝宝能偶尔发出a 、o 、e 等元音。有时能发出“咕咕”声,像鸽子的叫声。逗 引宝宝发音、发笑:家长/阿姨可以用亲切温柔的声音,面对着宝宝,让宝宝能看见家长的口 型,试着对宝宝发单个韵母a ( 啊 ) 、o ( 喔 ) 、e ( 鹅 ) 、u (呜)的音,逗引宝宝笑一笑,
玩一会儿,来刺激宝宝发出声音。
当悬环或拨浪鼓从宝宝脚的平面移向胸部上方时,宝宝能转过头来注视物体或者大人拿玩具的 手;用玩具在宝宝眼前晃动时,宝宝能立即注视玩具,视野范围超过90度。
视觉训练
1、训练宝宝视力集中:继续按照1个月的方法训练,当宝宝视力集中时,可将人(或物)距离 变远;也可以把宝宝抱起,让宝宝观察眼前出现的人(或物),待视力集中后,缓慢移动 人(或物),让宝宝追视。
2、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要带宝宝到户外活动,有利于宝宝对钙的吸收。另外,家 长要把宝宝看到的各种物品名称告诉宝宝,刺激宝宝的视觉发展。
听觉训练
1、视听定向:家长可以把各种发声体(如:橡胶制作的可以捏响的玩具、小的琴等)在宝宝 的视线范围内弄响让宝宝听。家长动作要缓慢,声音要清晰,还要反复地告诉宝宝名称, 等宝宝注意以后再慢慢移开,让宝宝追着声音寻找声音的来源。
2、还要给宝宝多听优美的古典音乐及外界的各种声音,如风声、雨声、车声等,并告诉宝宝 这是什么声音。
触觉训练
继续每天给宝宝做抚触。另外还可以给宝宝做“婴儿被动体操”,被动体操是成人握着宝宝的 四肢及躯干并带动他来一起做。它可以提高宝宝肌肉收缩能力,改善宝宝血液循环和促进动作 的发展。
嗅觉训练
有意识地拿不同食材,如各种水果、蔬菜等让宝宝闻一闻, 一边闻一边告诉宝宝这是什么。
逗宝宝玩时,宝宝有微笑、发声或者手脚乱动等反应。
宝宝仰卧时,在没有任何社交刺激的条件下,有时宝宝能自发地并有选择性地看成人的脸 (时间短暂)。
培养方法
1、锻炼宝宝笑与条件反射:当宝宝醒来时,可以轻轻抚摸宝宝的鼻子或者脸蛋,并笑着对宝 宝说“宝宝笑一个”,也可以用语言或者带响的玩具逗引宝宝,或轻轻挠他的肚皮,引起 他挥手蹬脚,甚至咿咿呀呀发声。
2、给宝宝水浴、空气浴、阳光浴:水浴是宝宝天生就喜欢的运动,洗澡不仅能清洁皮肤、预 防感冒,更重要的也是容易忽略的是洗澡时的皮肤按摩,给宝宝擦身体本身就是很好的触 觉训练。阳光浴、空气浴也是宝宝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天气好的时候, 一定要抱宝宝外 出接受微风吹拂、阳光沐浴。但是,不可让宝宝接受暴晒。沐浴时间一般每日3-5分钟,
以后逐渐增加。
3、加强情感交流,保持宝宝愉快的情绪:宝宝出生后饿了、冷了、尿了、湿了、困了 … 宝宝 只会用哭来表示。要多抱抱宝宝,抚摸和亲吻宝宝,这样会使满月后的宝宝出现愉快的情 绪。有时宝宝会对抚养人的脸发出微笑,有时甚至手舞足蹈。早期依恋关系的建立会给宝 宝信赖感和安全感,是日后宝宝良好性格发展的基础。此时的抚养人要做到爱而外露,微 笑亲热,经常对宝宝进行体肤接触,拥抱亲吻,逗宝宝快乐,使宝宝有安全感。
对光的敏感期
宝宝出生前3个月,尤其是第1个月,宝宝对光非常非常的敏感。因为在子宫里的时候宝宝的 生活环境是黑黑的,没有光线。宝宝出生后最初的几个月是其适应和学习在有光的环境生活 的关键期。
此阶段宝宝睡觉很容易黑白颠倒,在育儿过程中,白天一定要拉开窗帘,并且告诉宝宝, “妈妈/阿姨现在拉开窗帘拉,你看窗帘拉开后亮亮的,因为现在是白天啦所以亮亮的”。 到了晚上,要关窗帘,睡觉一定要关灯,并且要告诉孩子“现在天黑了,我们要关灯睡觉 了”。
此阶段宝宝对明暗对比强烈的图案感兴趣,可以适当给宝宝看黑、白卡。
适宜玩具与游戏
两个月的宝宝,对色彩、声音、动作等都有非常强的探索欲望。最好给宝宝选择颜色鲜明或 者会发声、无棱角的玩具。
(1)可以为宝宝选用一些用手捏就可以发出声响的橡胶玩具或较轻的小型玩具。
(2)还可以选一些颜色鲜艳、声音悦耳、造型精美的既能看又能听的吊挂玩具,如:彩色气球、
吹气娃娃及小动物、彩条旗、小灯笼、颜色鲜艳的充气玩具、拨浪鼓、哗铃棒、摇铃等。
(3)当宝宝对周围环境表现出兴趣时,可以选一些颜色鲜艳、图案丰富、容易抓握、质地不同 的玩具,如:塑料玩具、颜色鲜艳的小手套、布偶、小丝巾等。
视听游戏
【听 一 听,看一看】
准备:一些颜色鲜艳、会发声的玩具,比如我们可以准备几个用手一捏就会叫的小鸭子,不 同颜色的最好。
目的:刺激宝宝的视听知觉,促进宝宝大脑的视听统合,提高宝宝的视听记忆能力。
游戏方法:抚养人抱着小宝宝,拿起一个小玩具,让其发声,等宝宝注意到并看过来的时候, 及时告诉宝宝这是什么或这是什么颜色,每一个玩具可以多重复几次,增强宝宝 的记忆。
【 逛 公 园 】
准备:选择一个好天气,为宝宝穿上适宜的衣服。
目的:让宝宝接触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以及接受来自大自然的各种颜色和声音的刺激。
游戏方法:带宝宝到公园或者田野里,让宝宝看看绿色的树木草地和各种颜色的鲜花,并告 诉宝宝这是绿绿的小草,那是红色的小花。如果有鸟叫声,还可以跟宝宝说,这 是小鸟在叫。丰富的大自然不仅能给宝宝带来愉快的心情,而且有助于提升宝宝 的感知能力。
【声音在哪里?】 准备:拨浪鼓一只。
目的:给宝宝提供丰富的声音刺激,促进听觉的发展。
游戏方法:在宝宝醒着的时候,在宝宝的左侧或右侧轻摇拨浪鼓,引导宝宝寻找声音。当宝 宝看到发声的玩具时,鼓励宝宝“哇,宝宝找到啦,原来是拨浪鼓。”玩具换成 摇铃,重复以上操作。
触觉游戏
【不一样的感觉】
准备:一些可以轻抚宝宝的物品,比如毛毯、丝绸、羽毛、棉球等。
目的:给宝宝提供丰富多样的触觉体验机会,促进宝宝触觉系统的发展。
游戏方法:把宝宝抱到怀里,或让宝宝躺着,然后一边用准备好的各种物品依次轻轻触摸宝宝 的小脸蛋,挠挠宝宝的小胳膊小手指, 一边低声和宝宝说话,告诉宝宝是什么正在 触摸着他/她,详细地描述一下这种触摸是什么感觉。
皮肤表面触点的大小不同,分布也不规则, 一般指腹处最多,其次是头部,而小腿 及背部最少。所以指腹的触觉最为敏感,而小腿及背部相对比较迟钝。在游戏时, 可以多对宝宝的小腿及背部进行触觉刺激哦。
【虫子爬】
准备:放一些舒缓的儿歌,跟着儿歌的节奏。
目的:提高宝宝触觉反应能力,促进智力发育。
游戏方法:将食指和中指弯曲当做虫子,分别在宝宝的手心、手背、胳膊、腿等部位爬动, 同时可以唱宝宝熟悉的儿歌。
运动游戏
【头部锻炼】
准备:彩色会发声的玩具。
目的:锻炼宝宝的颈部肌肉,扩大宝宝的视觉广度。
游戏方法:让宝宝自己舒适地仰卧在床上,用准备好的玩具在宝宝头部一侧轻轻晃动,引诱 宝宝转头观看,然后慢慢把玩具挪到另一侧,引诱宝宝也看向另一侧,多反复几 次。帮助宝宝从仰卧转为俯卧,两臂屈肘于胸前,然后在宝宝的前上方晃动玩具, 引诱宝宝把头抬起来,起初宝宝可能抬不了多长时间,没有关系,多多练习即可。
【飞起来】
准备:宝宝吃过奶一段时间之后。
目的:刺激宝宝的前庭神经系统,培养宝宝的重力感。
游戏方法:轻柔地把宝宝举起,放下,或者把宝宝搂在怀里,带着宝宝向前“飞”,向后
“飞”,或从一边"飞”到另一边,还可以缓缓地放低他的头,然后再抬起。总之 就是要慢慢地轻柔地让宝宝朝各个方向移动。
语言游戏
【大声笑】
准备:把宝宝抱在怀里或放在床上。
目的:锻炼宝宝的口腔肌肉,为之后的准确发音奠定基础。
游戏方法:阿姨对着宝宝做各种鬼脸,或发出各种怪声(注意音调不要太高,避免吓到宝宝), 引逗宝宝发笑,也可以在宝宝面前做舔嘴唇或用唾液吹出小泡泡的动作,鼓励宝
宝进行模仿。
空间感游戏
【小手哪去了】
准备: 一块小绒布。
目的:开发宝宝的空间感知能力,促进宝宝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
游戏方法:在宝宝睡醒,正举着小手独自玩耍的时候,用一小块绒布挡在宝宝的眼睛和小 手中间,让宝宝看不到自己的小手,然后用好奇的声音问宝宝:“咦?宝宝的 小手哪去了?宝宝的小手哪去了?”说完再把绒布拿开,让宝宝看到自己的小手。
情绪与社会性游戏
【都来抱一抱】
准备:各位在场的家庭成员。
目的:让宝宝熟悉家庭成员,增加宝宝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培养宝宝的人际交往 能 力 。
游戏方法:除了爸爸、妈妈、阿姨,家里的爷爷奶奶或其他家庭成员也要经常抱一抱、逗 一逗小宝宝。因为这么大的小宝宝已经可以认出人脸,当宝宝发现熟悉的人出 现在面前时,会注视这个人的脸,手脚乱动,甚至对这个人微笑,这是宝宝最 初的人际交往的方式。
认知游戏
【认识自己的小手】
准备:选择宝宝肚子不饿并清醒的时候进行。
目的:引导宝宝认识自我,建立自我意识。
游戏方法:抓住宝宝的小手,帮助宝宝把小手交握在一起,让宝宝试着玩自己的双手,增 加宝宝对自己手的认识,同时也可以锻炼宝宝的触摸和被动抓握的能力。起初 宝宝可能没有触摸自己小手的意识,家长不要灰心,慢慢地多多引导,宝宝自 然就会了。